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、智能终端的普及,新时代数字化发展的浪潮赋予了基层党建新的工作内涵。守住思想根基的同时,激发组织工作活力,提升数字党建能效,积极顺应社会趋势也成为衡量党建工作的又一标准。
这其中,yh86银河国际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准确瞄准数字化党建的新方式,让信息技术为党建插上了翅膀。支部积极发挥育人实效,引导党员牢记历史使命、勇于担当作为,力争让组织活动“活起来”,让理论学习“动起来”,为创新活动形式、推动数字化党建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数字引擎,赋能党建:数字思维激发组织活力,数字需求强化组织功能
从成为入党申请人开始,每名支部成员都会拥有专属的个人“云数据”。无论是入党培训及考核情况,还是党员的学习生活情况,都会第一时间被记录、固定下来。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,支部会依据每名成员的云端数据进行画像,为党建材料查阅和入党积极分子、学生党员考核提供便利与可靠参考;学院党委也能依据学生党员的总体情况及时调整工作计划,为学生党组织的工作指明方向。
2020年,在学院大数据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共同协作下,学院首创“大数据+学生党建”,旨在为学生党建工作搭建针对性平台,并通过配套制度形成完整的学生党建体系。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充分利用云平台完成信息记录与信息处理工作,实现了支部党员组织生活全过程的“云上”考核与在线督办。
“我们始终秉持‘让数据说真话’这一办学理念,学院党建工作也应抓紧大数据这把‘黄金钥匙’。理论学习是否落实到位、党员先锋作用是否生动实践,数据更有发言权!”学院院长洪兴建教授直言。为打造出一个集数据分析与党团学习于一体的融媒体平台,学院在数据录入的基础上,加入党员学习教育模块,通过数据分析,总结出学生党员在党团学习上的缺陷,并据此推荐相关学习内容。
这不是研究生党支部首次将数字思维应用到学生党建工作了。近年来,杭州市聚焦数字经济党建工作统筹力、组织覆盖力、管理智治力、发展推动力,在杭州市数字经济党组织中全面推进支部“数字引擎”工程,凝聚党组织硬核力量,推动“行业党建+产业发展”同频共振、双向发力,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动能。支部积极响应浙江全力争取建成国家数字经济示范省的号召,大力发挥专业优势,以数字服务企业和政府部门。
3年来,研究生党支部先后组织了20多个党员团队,参与“知行浙江”社会调研、研究生“田野调查”和“百名学子寻访系列”等社会实践项目,深入企业、农村、社区开展调查研究,发放问卷4000余份,走访调研单位60多家,利用统计学、大数据技术等专业知识,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,形成了20多篇有价值的调研报告。特别是新冠疫情防控期间,党员积极利用“数据”抗击新冠疫情,彰显社会责任,支部成员参与的“以新基建、新消费弥补疫情对浙江省2020年GDP增长的冲击”研究成果获时任浙江省领导批示,主持的研究成果“新冠疫情防控期间‘促消费’政策效应评价”获得全国研究生统计建模竞赛一等奖。2020年支部与白杨街道云滨社区党支部、浙江省农业创新企业园党支部等4个支部签订共建协议,支部党员积极深入共建支部开展调研服务,进一步提升了支部党员的学术能力、综合素质以及用专业服务社会的意识与能力。该活动也受到浙江党建网等媒体的关注与转发。
“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竞赛、调研来培养数据收集、处理与分析的能力,可以更好服务于杭州市数字引擎工程。实践是加深青年党员责任感的有效途径,唯有把调查报告写在城乡大地上,才能真正激发我们探求真理、发现真理、运用真理、验证真理和发展真理的热情。”支部学生党员奚静娴说。
守正创新,数智担当:把稳思想引领导航仪,注入体系升级强心剂
守正是党建之基。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化规范化,是新时代赋予党的建设的要求,也是党建工作制度化的重要形式。
紧紧围绕“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”的鲜明导向,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在谋划好、推进好、落实好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。一方面,支部先后建立完善了“支部书记述职评议制度”“组织生活会细则”“学生党员星级评定细则”等11个制度,对党员个体和支部整体分别制定条目式学习计划,做到一支队伍33人33份计划。另一方面,学院党委还为支部配有长期从事党务工作的专职党建导师1名、社会合作党建导师3名,按照每年300元/人的标准划拨党建活动经费,推动支部建设走向实干、踏实、奉献。
在学院党委书记段雪辉看来,抓住党建工作的主心骨,就是要把牢思想政治教育的“总开关”。坚持守正,才能引导青年学生党员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,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,完善党建标准,才能引导青年党员走上正确的前进之路。
如果守正是扎根土壤的基础,那么创新就是党建舒枝展叶的动力之源。面对学校当前党建工作的堵点、难点和痛点,唯有从形式、载体等方面立题破局,用创新精神激发党建工作活力,才能真正实现党支部的能效升级。
为更好释放学生党员活力,让组织生活变得更有意思,党支部通过“‘数’说党史”主题学习、“读原文、学原著、悟原理”党章党史知识竞赛、“不忘初心”主题演讲等多种形式,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、路线、方略,深入领会理论知识;创新支部理论学习方式,通过绘制学习卡、“每月一视频”等活动,梳理丰富的时政要闻,帮助支部全面、高效把握各阶段重要学习内容,促进时政要闻的大众化传播;开展“追寻红色记忆,争做时代新人”系列活动,通过追忆红色革命遗迹、寻访老兵、纪念英雄等方式,坚定党员理想信念。近3年支部累计开展学习97场,走访了红色遗迹15处,覆盖党员2000人次。
谈及特色党建活动的意义,党员计家仁有说不完的话:“党建活动的形式应更贴近于党员的群体特征。由于我们现阶段正处于学习专业知识、不断向外扩展的过程中,对于一些理论政策的学习,个人感悟并不深刻。通过绘制学习卡、走访革命圣地等新颖而生动的学习形式,可以让学生以多种方式认识历史、认识中国共产党,从而真正达到认识环境、看清方向的作用。”
随着移动终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,富有互联网特色的学习教育方式不断涌现,持续增强党组织的生命力与凝聚力。借助云平台,支部学生不仅可以互相交流近期党团生活感想,还可以通过留言等方式,将自己在党团生活中的问题与困扰向党建导师求助。此外支部还积极利用云平台与其他支部交流学习,分享沟通现存疑问或经验感悟,大大拉近了支部间的距离。
通过以微党课、微视频为内容的“云创新”“云文娱”以及“支部+社团+竞赛”等方式,为青年党员量身定制充满“党味、青春味”的“云项目”,让更多青年人才真正凝聚在党的周围。
奋斗有为,勇担先锋:锻造党员数字铁军,锤炼青年发展基石
为更好地服务于数字经济,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要,支部着力提高研究生党员质量,努力培育党员队伍“排头兵”,涌现出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先进典型。3年来,支部成员获得国家奖学金4人次,获得省优秀运动员、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49项;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、研究生统计建模等赛事中获得全国一等奖7人次、二等奖7人次、三等奖18人次,获得浙江省新苗项目立项4项、校级以上课题19项;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,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1篇。
学院党委书记段雪辉说:“新时代需要青年党员的责任与担当。紧跟时代砥砺前行,不忘初心奋发有为,是我国青年的光荣传统,也是党和人民对广大青年的殷切期望。我们要锻造一批合格的‘数字军团’!”
抗击新冠疫情期间,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,其中就包括了对数字化治理能力的考验。浙江省利用大数据实现了抗疫的精准发力,分区分级、精准施策,让大数据在战疫中跑出了速度、力度和温度。
在全国上下同心协力抗击疫情的斗争中,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始终不忘继续培育党员队伍的“排头兵”,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,陆续开展了“带头冲锋,同心抗疫”等系列抗疫活动。
支部党员沈梦涵利用统计软件,将新冠肺炎病例实时数据绘制成动态地图,并主动转发至微信群,鼓励大家利用动态地图帮助父母长辈及时获取可靠信息;以朱立明为代表的10多名学生党员冲锋带头深入社区一线,为社区出入人员登记信息,为社区居民楼等公共场所消毒,成为一线防控工作队伍中的一员。
值得一提的是,即便受疫情阻隔,党支部的学习交流之路也从未停歇:通过微信群、云平台等移动终端以及党员教师直播、学生党员授课等形式,党支部33名党员轮流发声,分享抗疫心得,彼此加油打气,稳定军心的同时也不忘与其他党支部开展抗疫活动。2020年,支部共组织党员参加“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助力返校”“学长学姐考研帮扶”等系列志愿活动20余次,在学生返校战场中,30名支部成员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,助力寒假返校和新生开学工作,为打赢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,也让党旗在新冠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。
面向未来,研究生第一党支部还将继续发挥育人实效,着力提高研究生党员质量,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、传承红色基因、永葆政治本色、勇于担当作为,继续发扬杭州市数字化党建工作守正创新的红色基因,继续书写这座城市“数字驱动未来、党建引领发展”的时代答卷,为浙江奋力打造“重要窗口”、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。